本文转自:潍坊日报
守护学生心灵家园
——诸城市实验初中家校社联动织密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
□本报记者 周爽 通讯员 王金强
为全方位守护学生心灵家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诸城市实验初中通过完善立体教育网络、创新多方协作机制、筑牢三级干预防线,实现多级联动、精准施策,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级网络覆盖,教育精准实施落地。该校建立了层次分明、覆盖全面的“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在学校层面,由专业心理教师牵头,统筹规划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科学详实的年度方案及主题活动计划,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专业支撑和顶层设计。年级层面则紧密贴合学生年龄特点与发展需求,精心设计特色活动,通过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分析、沉浸式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意义。班级层面,班主任作为一线核心力量,积极组织开展观看蕴含生命哲理的励志影片,品读经典名著等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艺术熏陶和文字浸润中涵养积极心理品质。
三方力量联动,凝聚育人强大合力。诸城市实验初中着力构建并深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针对初三年级学生普遍面临的升学考试压力,通过精心策划的主题班会、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多种途径,切实帮助学生缓解焦虑情绪。同时,学校创新性开辟“家长进课堂”特色平台,特别邀请在心理健康领域具备专业背景或丰富实践经验的家长委员走进校园,分享真实生动的成长案例、家庭教育心得以及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为学生带来内容鲜活的拓展性心理健康课程,促进了家校在育人理念与行动上的同频共振。此外,学校积极拓展育人半径,主动链接社区、文化馆、图书馆等社会优质资源,定期组织开展参观心理健康主题展览、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全面提升心理适应力和社会融入感。
三步干预机制,全程保障无忧成长。为构建全链条守护体系,诸城市实验初中建立了系统化的“预防—干预—跟踪”三步心理健康干预机制。第一步重在源头预防,筑牢“防火墙”:依托常规心理健康课程、系列化主题班会、校园心理手抄报比赛、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月等多样化载体,着力提升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和自我维护能力。第二步强化动态监测,确保“早介入”: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教师共同参与,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情绪、行为变化,为相关学生提供及时、精准的个体化心理辅导和必要的危机干预支持,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第三步注重长效跟踪,实现“稳成效”:对接受过心理辅导的重点学生,该校建立详实的个人成长跟踪档案,实施“一对一”包靠关怀计划,密切追踪其心理状态恢复与变化情况,确保持续帮扶效果稳定巩固。这三步环环相扣、紧密衔接,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闭环、个性化的学生心理支持系统。
51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